一、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俄罗斯农业发展迅速,除小麦、甜菜、向日葵、马铃薯和玉米五大作物外,随着国内需求和中国市场大豆需求的不断增加,大豆作为典型的区域作物,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并成为俄罗斯的主要作物。中俄大豆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必将加快中俄大豆科技合作水平,大豆产业的融合和互利发展,在满足俄罗斯本土第二产业需求的同时,间接的保障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原料和产品的供应。
此外,中心的建立对提升国内和东道国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以及推动农业走出去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二、成立基础
“中俄大豆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由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和中国乐实公司牵头建设,俄方已通过俄罗斯联邦农业部的批准。本着公正、平等、遵守两国法律法规的原则,和两国所有参加单位共同完成“中心”的工作义务和目标。
中方已签约的参加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东北农业大学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俄方已批准的参加单位:
滨海国立农业技术大学
全俄大豆研究所
别尔哥罗德国立农业大学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农业科学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联邦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中心
远东农业生物技术联邦科学中心
三、工作规划
★ 开展大豆育种、植物保护、栽培技术、食品加工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基础科学研究;
★ 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共享实验室和中俄合作导师专家库,开展中俄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生)联合培养;
★ 实施农作物品种引进、输出和推广应用工作,保护知识产权;
★ 组织中俄专家参与实施短期教育培训计划;
★ 组织联合工作会议、研讨会、圆桌会议、论坛等活动;
★ 制定联合科学战略、政策和计划,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
★ 开展有助于加强缔约方之间伙伴关系和扩大合作领域及方向的其他活动。
四、工作进展
1.成立农作物育种联盟
乐实公司与3家俄罗斯科研单位和3家俄罗斯大型种植和种业企业共同成立了“农作物育种联盟”,建立了6+1模式的中俄“育-繁-推”合作体系,逐步完善作物品种商业化基础,目标是成为中国农作物品种“走出去”的优秀种业贸易服务商,同时为“中俄大豆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设提供保障。
2.俄罗斯优良大豆品种引进
启动引进俄罗斯不同适应区域的抗倒伏、高产大豆品种。首批引进的是远东农业生物技术联邦科学中心等俄罗斯育种单位的大豆新品种22个(有效积温1650-2600℃),也是我国首次正式引进俄罗斯大豆品种,这项工作是中俄大豆科技合作的基石。
3.中国优良大豆品种输出
作为“中俄大豆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对俄工作的启动子,启动输出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优良大豆品种40余个,计划在俄罗斯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并进行品种权保护、审定以及联合育种等工作。目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的15个大豆品种已通过农业部批准,正在办理出境手续。
4. 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
为加强中俄大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推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豆产业发展,2023年7月4-5日,乐实公司作为承办单位,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农业科学研究所6家主办单位在黑河市共同举办了“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